技术文章

太阳能杀虫灯在青阳县皖南山区林业中的应用

来源: http://www.tpscd.cn/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2-12-26  阅读2530次

      利用太阳能杀虫灯灯诱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安全、保护环境,既可防治又可监测,而且效果明显,是值得在森林虫害防治和预测预报上推广使用的先进实用技术。一盏太阳能杀虫灯功率为30W,每晚亮灯时间为10小时,3个月费用是13.5元(包括雨天),4盏灯费用54元,每亩防治费用0.6元;而用烟雾剂防治需1.2元/亩,大大高于太阳能杀虫灯费用。同时还避免了使用化学农药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杀伤天敌,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和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该种太阳能杀虫灯在树林里进行害虫的防治,应用效果也十分便利,下面看下太阳能杀虫灯在青阳县皖南山区林业中的应用。
    青阳县位于皖南山区北缘,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现有林业用地为100.1万亩,其中有林地81.9万亩,植物种类多,是森林害虫发生比较严重的县,其中能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0余种。根据我县森林害虫以鳞翅目、鞘翅目为主,以及山多、交通不便,监测面积大的实际情况,灯诱是一种比较好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害虫的措施,为有效地完成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工作任务,做好我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2008年购置了30台太阳能杀虫灯,在全县的主要监测点开展了灯诱监测和防治试验。
1 太阳能杀虫灯原理
      交流频振杀虫灯,功率30W,它是用害虫的较强趋光性和对紫外线反应敏感性,将光波设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诱杀成虫,灯外配以频振电压网触杀,达到杀灭成虫、控制为 2001年根据测报点的试验结果,8个点平均开灯124天(包括有雨天),8盏太阳能杀虫灯共诱集到昆虫29392头,平均每天每盏灯诱集近30头。有些个体较小的虫没有计算。
      根据测报点的试验结果,8个点7月份开灯18-22天,8盏交流频振杀虫灯共诱集到昆虫11394头,平均每天每盏灯诱集71.2头。此次灯诱在竹阳和丁桥4个测报点,收集了大量的思茅松毛虫成虫,雌性比率占到了44%,预测2001年我县东片乡镇,思茅松毛虫将会大发生。根据此信息,我们提前做好了2001年测报和防治的准备,使2001年的思茅松毛虫得到了及时有害和监测害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它选用了能避开诱集天敌的光源、波长和波段,不伤害天敌。
2 测报中的应用
2.1 方法
      自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实施灯诱试验。在全县重点乡镇的马尾松林,国外松林,松阔混交林地设立固定监测点8个,挂太阳能杀虫灯8盏,每盏灯监测控制面积60亩,计监测总面积480亩。灯设置在林中距地面1.5m左右,比较空旷地。亮灯时间每天晚上8时至次日早5时。闭灯后统计诱集的昆虫种类与数量,对当地优势种做详细记录,以有效掌握其发生发展动态。
2.2 监测结果
      从3年的灯诱试验的测报点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地点太阳能杀虫灯均有显著诱虫效果,只是在诱集的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变化。
      2012年根据测报点的试验结果,8个点平均开灯132天,8盏太阳能杀虫灯共诱集到昆虫14496头,平均每天每盏灯诱集近14头。2002年雨水偏多,5-9月份气温偏低,诱虫量明显减少。
2.3 预测预报效果
      根据监测记载材料分析:我县5月中旬开始有松褐天牛成虫活动,且逐渐增多,7月份最多,8月份次之,直到8月底结束,其主要分布在南片马尾松纯林陵阳地区一带,其他地区火炬松、湿地松纯林偏少,由此可见,马尾松纯林虫口密度大,危害重,国外松、马尾松、混交林松褐天牛分布少危害轻,生长旺盛的马尾松纯林比生长一般的马尾松纯林相比,长势旺盛的林地松褐天牛成虫发生量只有长势一般纯松林的发生量的46.7%,松褐天牛在我县主要分布在南片马尾松林中,试验诱集到昆虫近30余种,主要有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松毒蛾、松尺蠖、栗黄枯叶蛾、吸果夜蛾、木蠹蛾、舞毒蛾、栎掌舟蛾、榆毒蛾、杨二尾舟蛾、绿尾大蚕蛾、花布灯蛾、大袋蛾、刺蛾、棕色天幕毛虫、栗瘿峰、板栗剪枝象、榆紫叶甲、榆蓝叶甲、核桃扁叶甲、松梢螟、松褐天牛、星天牛、金龟子类、蝽、蝼蛄、蝗虫类等,其中大部分为林木害虫,初步确定了在我县常见的森林害虫种类。
3 防治中的应用
      2012年4月南阳乡三溪村90亩毛竹林发生刚竹毒蛾危害,造成大片毛竹枯死,虫口密度为40条/株。发现时,刚竹毒蛾第一代已开始化蛹,不能进行化学防治,刚竹毒蛾雌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于是采取杀虫灯诱杀。刚竹毒蛾在我县一年三代,6-9月份都有成虫,为确保防治效果,分别从6月初至8月底在竹林中挂了4盏太阳能杀虫灯,从挂灯开始每天每盏灯都能收到500余只成虫,在6月份上旬进入高峰期,连续5天每天每盏灯收集到1000余虫刚竹毒蛾的成虫,且以雌虫为主。第二代、第三代危害明显减小了。2003年调查,虫口密度为3头/株,防治效果达到87.5%。
乔木乡项目林场1993年引种栽培优良果树品种桃形李140亩,1997年进入盛果期,每年7-8月果实东片偏少。松褐天牛在我县一年一代,成虫活动规律一般4月中旬至8月底,高峰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掌握了我县松褐天牛发生活动规律及分布情况,为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褐天牛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成熟期,受吸果夜蛾危害损失近三分之二,采取了糖醋诱杀、化学防治、人工捕捉,效果均不理想,1999年采用了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7-8月间在果园中挂灯13盏,每天每盏灯诱杀到吸果夜蛾成虫100余只,一只吸果夜蛾成虫一夜要危害1-2个优质果,相比往年,每亩增产500kg果实,价值1000元。吸果夜蛾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0%。
4 结论
    对具趋先性的偶发性害虫可以及时监测出现的种类,结合林分条件、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分析,及时掌握其发生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危险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爆发成灾。对于常发性害虫不仅能够准确掌握害虫发生期,同时也能掌握害虫的发生量和发生趋势。及时指导制定防治计划。

相关产品

频振式杀虫灯 |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 | 联网型风吸式茶园杀虫灯 | 智慧杀虫灯 | 风吸式杀虫灯 |

©2022 http://www.tpsc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9083614号-17